中央發布:限制使用農藥化肥!3大政策已開始實施!消息確切!農業圈大地震!
近日,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研究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思路和舉措。倡導2030可持續發展生產議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確保農業綠色發展作出重要指示。
本次會議對于農業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
非常重要!
習近平指出,要全面推動綠色發展。要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而且為限制化肥的使用,國家特地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及指標體系,單位耕地面積化肥、農藥施用量的增減成為評價體系中的一項指標。這標志著,今后各地化肥用量的增減會影響省級黨政負責人的年度評價和五年政績考核結果?。?!
考核摘錄:要健全政績考核制度,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嚴格責任追究,對違背科學發展要求、造成資源環境生態嚴重破壞的要記錄在案,實行終身追責,不得轉任重要職務或提拔使用,已經調離的也要問責!
其實,一直強調化肥要被禁止存在很多原因!不同的專家也發表過很多研究的結論!
1、化肥利用率低下
我國化肥的利用率不高,當季氮肥利用率僅為35%,而溫室大棚內更低只有10%!肥料利用率偏低一直是中國農業施肥中存在的問題。研究發現,中國農田磷肥的利用率僅為10%~25%左右。
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分析指出,我國化肥用量是40年前的55倍。小編預估量一下,我們每生產9斤糧食就需要消耗1斤化肥。如果每個人糧食定量按照30斤/月計算,那么每個人每年因為生產糧食就消耗化肥40斤。因此,我們不得不“吃”化肥,尤其是我們的后代可能都避免不了。
2、化肥多方面影響土壤健康
廣東省生態環境技術所研究員陳能場在3年前就曾撰文提醒:在營養過剩的發達國家以及吃得飽的發展中國家,其實存在著一種更加廣泛的饑餓,就是由于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不足,導致人體內這些成分的缺乏,這種饑餓因為看不見而被稱為“隱性饑餓”。
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陳能場說,數十年來我國化肥,特別是氮肥施用量不斷攀升,已經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近一倍。加上以燃煤為主要能源帶的酸雨,其后果是土壤快速酸化。
土壤酸化不僅導致外來重金屬不容易被老化,還會提高重金屬高背景地區土壤中所含重金屬有效性,從而導致糧食重金屬含量超標。
“微量元素和微生物是人體代謝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新的研究發現,一些機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正是人體腸道菌群代謝所必需的介質。”山東省生態與健康產業研究所副研究員孟祥兵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
3、增加土壤重金屬和有毒元素
產生污染的重金屬主要有Zn、Cu、Co和Cr。
研究表明,無論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還是石灰性土壤,長期施用化肥還會造成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的富集。如長期施用硝酸銨、磷酸銨、復合肥,可使土壤中As的含量達50~60 mg/kg?!?/span>
4、加劇土壤酸化
長期施用化肥加速土壤酸化。
一方面與氮肥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產生硝酸鹽的過程有關。首先是銨轉變成亞硝酸鹽,然后亞硝酸鹽再轉變成硝酸鹽,形成H+,導致土壤酸化。
另一方面,一些生理酸性肥料如磷酸鈣、硫酸銨、氯化銨,在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養分離子后,土壤中H+增多,許多耕地土壤的酸化與生理性肥料長期施用有關。同時,長期施用KCl,因作物選擇吸收所造成的生理酸性的影響,能使緩沖性小的中性土壤逐漸變酸。
5、導致土壤養分失調
從土壤養分平衡和持續利用等方面著眼,可以清楚地看到化肥的高濃度化既帶來了經濟效益的提高又帶來了新的問題,即大量高濃度肥料的使用,增加了作物產量,同時也加大了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耗竭?! ?/span>
6、破壞土壤結構
長期大量地使用氮肥特別是大量施用銨肥,銨離子進入土壤后在其硝化作用的過程中釋放出氫離子,使土壤逐漸酸化。銨離子能夠置換出土壤膠體微粒上起聯結作用的鈣離子,造成土壤顆粒分散,從而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致使土壤嚴重板結,最終喪失了農業耕種價值。
針對上述現象,有學者認為化肥對耕地肥力有短期提高的功效,但長期不合理使用,則對土地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農民感受頗深的“增加化肥用量不增加產量”甚至“化肥用得越多,產量越低”、農產品重金屬嚴重超標、品質惡化、賣難、效益低等等“亂象”已成了普遍現象,土壤危機、農業危機已為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食品安全乃至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敲響了警鐘!
農業農村部堅決貫徹中央綠色農業發展精神
??
2020年,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1號文件、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將繼續加大支農投入,強化項目統籌整合,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一,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重點支持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
以減少化肥投入、增加有機肥投入為目標,支持重點縣實施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實施區域重點向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傾斜,試點作物向其他節肥潛力大的園藝作物和大田作物拓展。
集成推廣堆肥還田、商品有機肥施用、沼渣沼液還田等技術模式,配套完善設施設備,促進果菜茶提質增效和資源循環利用。
工作推進要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相結合,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技術補貼、物化補貼等方式,支持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造施用有機肥,培育一批生產性服務組織,加快有機肥應用,促進種養結合。
二,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重點支持畜禽糞污資源化處理。
支持畜牧大縣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探索在非畜牧養殖大縣推廣糞污資源化利用。按照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原則,以就地就近用于農村能源和農用有機肥為主要利用方式,新(擴)建畜禽糞污收集、利用等處理設施,以及區域性糞污集中處理中心、大型沼氣工程,實現規模養殖場全部實現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形成農牧結合、種養循環發展的產業格局。
三,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重點支持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
選擇一批節肥潛力大的重點縣開展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引導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科學施肥技術服務,支持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用化肥減量增效新技術新產品,著力解決限制化肥使用過量、利用率不高的突出問題。
要求:各地要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部署,持續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